【老師百問001】我不知道怎麼開始經營自媒體,都沒有粉絲怎麼辦?

  • Home
  • /
  • Blog
  • /
  • 【老師百問001】我不知道怎麼開始經營自媒體,都沒有粉絲怎麼辦?

Last updated on 18 7 月, 2024

太多老師從我的各個平台私訊問我「如何招生」「想了解被動招生系統」等等,

這真的是無法幾個訊息就回完還讓你理解的大哉問。

所以我決定開啟「老師百問」系列文,盡可能解決這條路上你會遇到的問題,

不敢說100%,但我教英文8年了,一人公司也運作了5年,至少80%你會遇到的問題我應該都收錄了。

為什麼要經營自媒體?

如果你正打算開始經營自媒體,卻毫無頭緒不知道怎麼做,不用擔心,這很正常。

幾年前我剛開始經營自媒體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XD

覺得大家都加社團我就去開個社團,人家叫我開粉專我就開粉專,真的是毫無計畫的亂竄,浪費了很多時間。

這邊我希望把我的經驗分享給你,讓你少走一些彎路。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行動的原因、為什麼做某件事,也就是沒有內在動機,當然很容易覺得迷惘。

以作為一個線上家教的角度,我經營自媒體就是為了要有學生,永遠記住這點,因為這會影響你的決策。

自媒體能帶給我什麼?

我們想經營自媒體,當然是因為它未來能帶給我們的好處,以下舉例幾點說明。

1. 展現專業

老師做自媒體的目的是招生,前提當然是要認學生信服你的專業才有可能付費上課。

所以透過自媒體公開展現自己的專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2. 建立個人品牌

透過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優質內容、特別的敘述方式、結合個人理念等,

這些東西在時間發酵下產生辨識度將成為你的個人品牌。

3. 增加收入

當你有公開自媒體的時候,你會發現不只教學能帶給你收入,

你允許別人有多一個管道跟你接觸,同時也是替自己帶來更多機會。

像我就接過邀請我開課、出書、寫文章等等的商業邀約機會。

自媒體是什麼?

在開始之前我們當然要先了解一下自己在做的是什麼。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

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草根媒體」、「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意指在網路技術,特別是Web2.0的環境下,由於部落格、共享協作平台與社群網路

(如:臉書、Instagram、微博、MEW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zeT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IKTOK等)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

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

包括BBS(電子佈告欄系統)、Blog(部落格)、Podcast(Podcast)、社群網路、GroupMessage(手機群發)等。
(資料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AA%E5%AA%92%E4%BD%93)


定義看完了現在來白話文解釋一下,自媒體具有以下特性。


1. 言論自由


有個地方讓你可以想說什麼說什麼(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能觸法),無論是表達想法論點、抒發心情、分享經驗等等。


2. 與他人互動


如果我們一直自說自話沒人理真的是日記寫寫就好,會經營自媒體當然是想被看到(最後變現,也就是希望賺錢),

從受眾(聽你看你讀你的人)的回饋知道他們的想法以期調整做得更好。有人回復真的是創作者支持下去的動力啊! (至少我是)


3. 個人品牌


通常會經營自媒體的人同時也想打造個人品牌,代表你所呈現的內容都要有你的特色、你的觀點,

最大程度呈現你的個人特質,有品牌才能提升價值,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之後再談。


4. 創造影響力


其實網紅這個字叫做influencer,也就是有影響力的人,通常你能影響的人數跟收入會成正比。

(不要覺得我好俗氣一直說賺錢這就是現實啊啊啊)


如何選擇合適的自媒體?

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你需要先知道你的目標受眾是誰?

對我來說,經營自媒體的目的是讓更多學生主動找上門,來找我的老師通常也是有招生問題。

所以我會先問,你想找什麼樣的學生?

年齡、學習目標、興趣等都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舉例,如果你想教兒童美語,你的學生是6-12歲,他們可能不會上臉書。

但是!付錢的是家長,很有可能都是30歲以上的人,的確是臉書的年代,那可以經營臉書沒問題。

以下提供幾種台灣常見社群平台的資訊給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做決定。

1. Facebook, FB, 臉書

台灣使用人數 90.8%,大部分使用者為35歲以上,男女都有,以文字為主

2. Instagram, IG

台灣使用人數 70.6%,大部分使用者為25-35歲,女性居多,以圖片為主

3. Tiktok, 抖音

平台使用人數 35.2%,大部分使用者為15-25歲,以影片為主

以上數據參考網路資料與個人經驗,並非100%準確,可能隨時間變化。

像現在所有平台都想攻占短影音市場,也都推出相關功能。

還有threads(脆)才剛滿一歲生日,使用族群大多為年輕人,

雖然數據還不夠多,但我在經營上有明顯感覺到現在是紅利期。

沒有粉絲怎麼辦?

粉絲是什麼能吃嗎?

當然是開玩笑的不是說吃的粉絲XD

粉絲是指喜歡或同意你的內容,願意按讚或追蹤的人。

如果有很多人喜歡或同意你的內容,對內容創作者來說當然是一種肯定,

同時代表了這個市場的變現可能,也是有參考價值的指標。

粉絲跟收入不是正相關

但是這個喜歡到底有多少?

願意花一秒按讚跟願意實際上為你的專業付費還是有差別的。

所以雖然粉絲數有其參考價值,並不是跟你的收入呈正相關的。

大家經營自媒體很容易有粉絲焦慮,一昧的擔憂自己粉絲數量成長不夠。

但是粉絲多絕對不等於賺得多。

像我曾經就被粉絲比我多100倍的老師諮詢過(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就是100倍!) ,

他的粉絲非常多但是沒有變現,如果我們今天經營自媒體的目的是賺錢,那就……


簡單算數給你看

如果今天我有100個粉絲,10個粉絲成為我的付費學生,我一年就賺50萬。

如果今天我有1,000個粉絲,10個粉絲成為我的付費學生,我一年還是賺50萬。

如果今天我有10,000個粉絲,10個粉絲成為我的付費學生,我一年還是賺50萬。

發現了嗎?

重點在於轉換率,也就是多少百分比的人真正買單,付費給你的產品或服務。

粉絲哪裡來?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叫做「導流」,但是大家都忽略了。

如果你只是一昧的更新自己的內容,除非你是天選之人,不然被看見的機會真的微乎其微。

剛開始都是需要主動到受眾聚集地去尋求曝光的。

內容為王的時代

被看見很重要,但我們不想被看見很爛的內容XD

所以切記在你的專業領域生產優質的、對你的讀者來說有價值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這將決定你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會不會再回來看你的內容,以及有需求的時候會不會想到你。

堅持久了就是你的

不要害怕失敗

again除非你是天選之人,不然第一次嘗試自媒體就爆紅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

大部分人都是透過不斷的試錯與優化慢慢進步,我自己也是。

而且好佳在通常你失敗的時候也還沒粉絲沒人看見不要緊XD

趁默默無聞的時候努力練功,被看見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

所以不要害怕失敗,我可以保證這是必經過程,既然已經可預期就沒甚麼好怕了。

不要追求速成

做內容最忌急於求成,就算有大師給你成功方程式也不能保證你100%會跟他一樣成功。

如果自媒體成功經驗可以直接複製貼上,大家早就都發財了不是?

(我自己在教老師做自媒體都超誠實地這樣說了XD)

別人的自媒體成功經驗有參考價值的道理跟大數據統計的概念一樣,

這是機率問題,你有前人帶領的成功機率相對高,但你的旅程有可能遇到新的問題要解決,

所以這件事本身背後是很複雜的,不是永遠1+1=2。

但是道理是不變的,習得方法→實際操作→取得反饋→進行優化→重來一次,所以會需要時間。

不要放棄嘗試

現在經營自媒體的人非常多,我得誠實告訴你現在競爭是比我當年激烈的,而且未來只會更難做。

所以一開始就走對方向、用對策略、減少試錯時間就更加重要了!

不過我還是會建議你嘗試,而且是現在就開始。

因為永遠都會有人在觀望、永遠都會有人比你先放棄,你只要開始馬上可以獲得少數優勢。

如果拿全台灣的老師數量來比,沒做自媒體的老師一定比有做自媒體的老師多,所以你的機會在那裡。


如果以上這些你都做到,已經贏過一半的素人了。

About the author  Joanna Wong

嗨,我是喬安娜,線上教學創業教練
個人品牌 "Joanna with You"老師派變現術創辦人

https://www.facebook.com/JoannawithYou
💪我幫助經營線上一對一家教的老師,透過經營自媒體的方式,
達到建立個人品牌並吸引學生自動上門的目標,從0到1打造屬於自己的線上經營事業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84229102460814
經營臉書社團"不花1毛錢經營自媒體讓學生自動找上門"
創社3天成員即突破500人 🎉

擁有萬人社團協助教練課學員宣傳導流❗

訂閱喬安娜的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