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百問007】
如何讓學生絲滑的從體驗課進入正式付費課程
常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覺得自己發揮良好,看學生的反應也都不錯,大家相談甚歡。
但下課後卻再也不見,
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體驗課無法成功轉化的可能原因,以及可行的改善方法。
體驗課發生了什麼事導致學生後續沒有報名正式課程?
1. 你表演得太好了
我知道有些老師非常認真、巴不得在25分鐘內上完50分鐘的進度,把自己會的通通倒給學生。
但對於學生來說根本吸收不了,覺得剛才學了很多、又不知道學了什麼、完全說不出來、沒有記憶點,只覺得腦袋很脹。
而且都是老師在說,學生沒機會練習,感覺像是看了一場秀。
2. 課程帶來更多疑問
如果你的教學理念或上課方式非主流,通常學生應該不會有什麼概念,也就很難想像為什麼這樣會有效。
亦即他本來帶1個問題來上課,
但下課變成3個問題。
就算老師很清楚我們這段路走過之後可以解決學生所有問題、到達他們的目標,但是學生不知道。
體驗課"沒"發生什麼事導致學生後續沒有報名正式課程?
1. 學生的認同感
學生如果沒有認同老師的教學理念,就不會想繼續跟這個老師上課,當然也無法有後面的學習成果。
體驗課的相處融洽可能也只是表面的客套跟社交禮儀而已。
舉例,我從來都是叫我的學生不要背單字,本人這輩子也沒背過單字。
如果我在說這件事的時候,學生反應冷淡、只有尷尬卻不失禮貌的微笑,
或是多次質疑這樣怎麼可以之類的,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學生不會再上課了。
2. 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如果你跟學生講話的過程都很順利你就覺得一切都沒問題,那就錯了。
有時候是技術、網路、工具等其他問題也會影響。
像是你使用的視訊軟體學生從來沒用過,光是進教室就搞好久。
雖然上課過程順利,
但這個開頭已經不好了。
萬一學生想說每次上課都要這麼麻煩,他可能就不會想上課。
3. 沒有解決問題
學生會來找你上課一定是因為他在學你這個專業時遇到一個以上的問題,他期待你的課程能夠提供解決方案。
然而,如果你在體驗課中沒有解決這些痛點、甚至根本沒發現,學生就不覺得有上課的必要。
有可能你A教得很好,
但他需要的是B。
4. 沒有下一步
體驗課的目標通常是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還有證明你可以幫到他。
但很多老師真的就只認真上體驗課沒有準備其他部分,所以體驗課結束後學生也不知道要幹嘛。
5. 沒有照顧情感需求
有些老師個性非常實事求是,學生有問題,他認真解釋。
但是沒有去找卡點,
只是一直重複一樣的解說。
一次不懂就兩次、兩次不懂就三次,然後就問學生你為什麼不懂?
這時候就傷心了......
如何改善這些問題,提高課程轉換率?
弄清主次關係
每次上課,學生都應該是主角。
老師是導演提供引導、
老師提供舞台讓學生發揮。
如果你的課堂上學生說的話比你多,他就會繼續上你的課。
教師應該在體驗課的過程中,積極與學生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並針對這些需求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例如,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和困難點,並根據這些反饋調整教學內容,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課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而提高他們付費繼續學習的意願。
演示與例證
教學理念或上課方式非主流應該是一個賣點,要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絆腳石。
前提是你在課程中清楚演示它如何運作讓學生理解,提出過往的實際案例讓學生能想像結果。
培養信任感取得學生認同
其實這個部分要在短短的體驗課做到真的有難度。
我建議老師在平常的自媒體經營就要做這件事,這樣學生來找你的時候本身就對你有信任跟認同的基礎,也能間接提高後續課程轉換率。
如果不清楚自媒體內容應該怎麼做,可以參考這邊。
優化體驗流程
我認為體驗課其實從學生傳訊息來問你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更別提後面實際課程進行的時間。
這包括整個使用者體驗,例如預約時間、軟硬體設備確認、視訊工具好用與否等。
我的習慣是會提前傳一個說明給學生,告訴他們上課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跟測試、確認什麼東西等等,以降低體驗課時發生無法登入、麥克風沒聲音、看不到人等雜七雜八的問題。
解決學生痛點
體驗課時一定要證明你有解決他問題的能力。
我知道常常學生的問題都是日積月累造成,不可能一堂課就解決。
但我們老師需要做到的是讓學生看到我們可以,通常用一個小練習讓學生破解會很有用。
例如,學生常跟我說講英文好卡,中翻英出來的都好奇怪。
我說那是因為你都用中文學英文,然後我用影片教學,跟學生說你不需要中文也可以學英文。
當他實際在沒有中文輔助的情況看懂影片裡的某句英文,他會開始相信這件事。
清楚全面的課程規劃
老師需要在體驗課的最後,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後續步驟,引導他們進一步參與正式課程。
這包括強調正式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價值,例如可以為學生帶來的技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等。
通常我都會總結一下說「依你的學習目標是XXX,我們會用XXX方式,預計多久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然後直接敲定之後要固定上課的時間。
強大的情感支持
我認為一對一家教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知識本身,而是老師能真的花時間去了解學生,去看到他學習路上的掙扎與痛苦,就算不能理解,至少也要接受。
會主動來找老師的學生都是認真的,也一定都努力過,我們必須去看到這件事。
並且在他每一小步的成功都當最稱職的啦啦隊,這條路才走得下去。
人生已經很難,很多事都很複雜,
如果沒人支持,怎麼走得下去?